第1章 解表类方剂
*麻黄汤
麻黄汤中用桂枝,杏仁甘草西味施,发热恶寒头项痛,无汗而喘此方治。
【组成]麻黄 桂枝 杏仁各10克甘草3克
【适应证]外感风寒表实证:怕冷重,发热轻,头痛身痛明显,无汗而喘,苔薄白,脉浮紧。
*桂枝汤(附:小建中汤)
桂枝汤治表虚证,芍药甘草姜枣成;倍芍加饴小建中,虚寒腹痛此方宗。【组成]桂枝 白芍各10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红枣3个
[适应证]外感风寒表虚证:怕冷程度次于麻黄汤证,发热亦不高,有汗,但怕冷发热现象不因汗出而解,苔薄白,脉浮缓。
附注:在本方基础上加倍白芍的剂量,再加入饴糖 60克,就成小建中汤,治虚寒性胃痛、腹痛。目前常用于溃疡病的疼痛。
*荆防败毒散
荆防败毒茯苓草,枳桔柴前羌独芎,发热恶寒咳痛重,流行感冒有其功。【组成]荆芥 防风柴胡枳壳前胡
川芎 茯苓各10克 羌活 独活桔梗各6克
甘草3克
【适应证]外感风寒挟湿,怕冷重,发热亦高,全身酸痛明显,兼有胸闷咳嗽痰多等症状。目前常用于流行性感冒。
*川芎茶调散
川芎茶调散荆防,辛芷薄荷甘草羌,外感风寒兼鼻塞,正偏头痛息平康。
【组成]川芎 白芷 羌活 荆芥 防风各10克薄荷6克(后下)细辛甘草各3克茶叶一小撮
[适应证]
1.外感风寒,头痛鼻塞较甚者。
2.正、偏头痛。目前常用于神经性头痛。
五积散
五积散治五般积,麻苍归芍芎芷桔,枳朴姜桂合二陈,表解温里功最捷。【组成]麻黄枳壳苍术白芷当归厚朴 白芍 桔梗 半夏茯苓各10克干姜川芎 陈皮肉桂各6克甘草 5克(以上是改用汤剂剂量)
[适应证]
1.本方原意治疗寒、食、气、血、痰五积。
2.目前通常用于外感风寒、内伤生冷之症,表现为发冷发热,无汗身痛,胸闷厌食,呕吐腹痛等症状。
3.亦可用于妇女气血不和,脘腹冷痛,月经不调等情况。
附注:本方有成药。
*参苏饮
参苏饮用草陈皮,枳壳前胡半夏研,葛根木香桔梗茯,体虚风寒咳嗽宜。【组成]党参 苏叶 葛根 枳壳前胡陈皮 半夏 茯苓各10克桔梗6克甘草木香各3克
【适应证]体虚之人,外感风寒,怕冷发热,胸闷咳嗽痰多,苔薄白,脉弱。
附注:本方有丸剂成药。
*小青龙汤
小青龙汤治痰饮,风寒咳喘痰稀用,姜桂麻黄芍药甘,细辛半夏五味并。
[组成]麻黄桂枝干姜半夏白芍各10克 细辛甘草 五味子各3克
[适应证]外感风寒,咳嗽、气喘,痰清稀呈白色泡沫状,恶寒,苔薄白。目前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,急性肾炎属于风寒类型的症候。
香苏散(附:正气天香散)
香苏散用陈皮草,解表宽中此方好;天香去甘增乌姜,理气散寒诸痛尝。【组成]香附 苏叶陈皮各10克甘草3克
【适应证]外感风寒,兼有脘腹胀痛,胸闷食减等气滞症状者。
附注:本方去甘草加乌药10克,干姜5克,名正气天香散,多用于妇女诸气作痛,月经不调,眩晕呕吐等症。
*香薷 饮
(附:新加香薷饮)
香薷饮用豆朴先,祛暑解表功效建;若云热盛加银翘,清热祛暑湿能宣。【组成]香薷扁豆各10克厚朴6克【适应证]夏季外感风寒挟暑湿:怕冷发热,头重,头痛,无汗,恶心呕吐,腹泻等症。
附注:在本方基础上加入银花、连翘各12克,名新加香薷饮,适用于夏季外感风热挟暑湿的证候。
*桑菊饮
辛凉轻剂桑菊饮,佐以薄荷风热清,连翘芦根能清热,甘桔杏仁咳嗽用。【组成]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芦根各10克 薄荷(后)桔梗各6克 甘草3克
[适应证]外感风热,风重于热者:怕冷轻,发热明显,咳嗽,咽痒,鼻流涕,口微渴,舌苔薄白而干,脉浮数。临床常用于一般伤风感冒,急性支气管炎。附注:本方有片剂成药。
*银翘散
银翘清热竹叶芦,解表荆豉与薄荷,祛痰牛蒡甘草桔,外感风热功效多。【组成]银花 连翘芦根各12克 淡竹叶豆豉牛蒡子荆芥各10克薄荷(后下)。桔梗各6克 甘草3克
[适应证]外感风热,热重于风者:发热重,怕冷轻,咽痛,口渴,轻微咳嗽,苔薄白而干或薄黄,脉浮数。目前常用于感冒,“流感”,急性咽喉炎,急性扁桃体炎,急性支气管炎,支气管肺炎及急性传染病初期。附注:本方有丸剂成药。
宣毒发表汤
宣毒发表升葛前,荆防枳桔通草依,牛杏薄翘甘竹叶,麻疹不透服宜先。【组成]葛根连翘牛蒡子各10克 前
胡 杏仁防风木通 淡竹叶各6克桔梗
5克枳壳荆芥薄荷(后下)甘草各3克升麻1.5克
【适应证]麻疹初起,透发不畅。
苍耳散
苍耳散中用薄荷,辛夷白芷西味和,葱茶调服治鼻炎,祛风散热功效可。【组成]苍耳子 辛夷白芷薄荷(后下)各10克 葱白 3根茶叶少许
【适应症]鼻炎及副鼻窦炎。
二清热类方剂
*白虎汤
白虎汤内粳知草,热汗烦渴此方好。脉虚津伤人参配,清热生津正气保。
【组成]生石膏30克至60克粳米15克知母12克 甘草6克
[适应证]温热病邪入气分,高热大汗,口干舌燥,烦渴多饮,面赤恶热,脉洪大或滑数等症。常用于“乙脑”、“流脑”等多种急性热病热盛阶段。
附注:本方加人参,治高热津、气两伤,及夏季中暑,身热烦渴,汗多,脉大无力等症。
竹叶石膏汤
竹叶石膏汤人参,麦冬半夏粳米增,再加甘草水煎服,暑热烦渴脉虚珍。[组成]生石膏18克至30克麦冬 粳米各12克 半夏 淡竹叶各10克人参甘草各6克
[适应证]
1.感受暑热,身热多汗,心烦欲呕,喜凉饮,舌红少苔,脉虚数。
2.热病后期,余热未清,津液未复,呕逆心烦口渴,或虚烦不得眠,脉虚数。
* 麻杏石甘汤
麻杏石甘清肺热,咳喘鼻煽此方设。[组成]麻黄杏仁各10克石膏15克至30克 甘草3克
【适应证]高热,咳嗽,气喘,鼻煽,舌红,脉数。目前常用于肺炎、麻疹合并肺炎,化脓性扁桃体炎。
*清营汤
清营犀角麦玄参,生地连翘竹叶心,银花丹参与黄连,温热入营此方寻。【组成]犀角玄参竹叶心丹参银
花 连翘各10克 黄连5克麦冬12克生
地15克
[适应证]温热病邪入营分,身热心烦口渴,或反不渴,时有谵语,烦躁不眠,舌绛而干,脉细数,或斑疹隐隐。本方可用于“流脑”,“乙脑”,中暑,败血症或其他热性病而有上述症状者。
*犀角地黄汤
犀角地黄芍药丹,清热凉血散瘀斑。【组成]犀角6克 生地黄15克 赤芍药12克 牡丹皮10克
【适应证]温热病邪入营分或血分,迫血妄行以致吐血,衄血,便血,神昏谵语,斑疹色紫黑,舌绛起刺等症。目前常用于急性传染病的败血症期。
附注:如无犀角,可用水牛角、水牛蹄甲15克至30克代用。
*清瘟败毒散
清瘟败毒膏连芩,犀地翘玄丹皮寻,竹叶知栀草芍桔,清热解毒并滋阴。【组成]生石膏30克至60克生地黄15克栀子玄参连翘鲜淡竹叶黄芩 知母各12克赤芍 黄连桔梗丹皮各10克犀角甘草各6克
【适应证]温热病气血两燔,高热烦躁,口渴引饮,头痛,舌绛唇焦,脉细数。本方可用于“乙脑”,“流脑”高热神昏阶段。
黄连解毒汤
黄连解毒汤西味,黄柏黄芩与栀子,狂躁吐衄呕不眠,痢疾黄疸均可使。[组成]黄连黄柏黄芩栀仁各10克[适应证]
1.一切火热之症,烦躁,说胡话,吐血、衄血,发斑,干呕,不得眠。
2.外科疮疡疔毒。
3.急性黄疸型肝炎,败血症,脓毒血症,肺炎,痢疾等病高热期均可应用。
*普济消毒饮
普济消毒芩连僵,升柴薄桔陈勃襄,板翘玄参牛蒡草,头面热毒红肿消。[组成]玄参连翘各12克 黄芩 牛蒡子 马勃各10克 板蓝根15克 黄连甘草桔梗 柴胡陈皮僵蚕薄荷各6克升麻3克
[适应证]
1.为流行性腮腺炎主方。
2.治头面红肿,咽喉疼痛,口燥干渴,兼有恶寒发热等表症者。亦可用于急性疮疡及颜面丹毒。
泻心汤
泻心汤里用三黄,黄连黄芩及大黄,苦寒泻火清湿热,实热诸证吐衄良。[组成]黄连6克黄芩10克大黄12克【适应症]热邪入血,迫血妄行,以致吐血、衄血,便秘,尿赤;湿热所致的黄疸,舌苔黄腻;以及目赤肿痛,口舌生疮,外科疮疡等症,见心胸烦热,大便秘结者均可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