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氏有双娇
首页 > 古代言情 > 林氏有双娇

林氏有双娇

9.5分 其它作品>
连载中 签约作品 古言
23.83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作者:宇宙无敌王老三 更新至:第35章 吃药吧 更新时间:2024-12-14 23:03:18
更新时间:2024-12-14 23:03:18
23.83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  • 作品介绍
  • 作品目录 (35章节)

简介

这是一个不那么折腾的故事。 我想写的是一对古代的小姐妹,原本在家人呵护下幸福成长,在成长路上遇到了相似却不相同的坎坷后慢慢成长的故事。 故事里的两个小姑娘,都是被爱的,是被家人坚定选择和支持的。这是我最想表达的事情。 现在社会有太多的女孩因为父母而受伤,我希望这一对姐妹在古代遇到了爱他们的人。 平淡时一家人温馨和睦,遇到不平时全家人努力做彼此的依靠。 我希望那些没有得到过父母充足爱护的姑娘,能在这个故事里面看到爱,希望他们也能找到这样的哎,遇到这样的人。

第1章 庙会

大端王朝建国四十二年,永嘉三年。春,三月三,上巳节,送子娘娘生日。

陇右郡临河县大磨盘乡林家村。

有一个穿着一身红色薄棉袄的小姑娘,一手拿着一个糖油果子,一手被人牵着。小姑娘看着六七岁的模样,用红绳扎着俩冲天揪,脸上有两坨整个冬天的北风留下的痕迹,看起来像是抹了胭脂似的,可爱极了。

身旁的姐姐大概十一二岁,是个温温柔柔的小姑娘,穿了一身灰色的袍子。一头青丝用一根雕花的桃木簪着。一边走路一边眉眼弯弯的看着自已的妹妹。

和两个孩子一起出行的是个穿着极为素朴的妇人。看年纪应该在三十岁上下,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裹,散发着香甜的糖油果子的味道。

母女三人顺着小路走了约莫将近一个时辰,才终于走到了隔壁小磨盘乡的无名寺庙。之所以没有名字,是这个寺庙实在太小了,连个住持都没有,只有两个常年游方的僧人。几十年辛苦下来,也才建成了一个大殿,里面供奉着弥勒佛祖。大殿旁边有两间比茅草房稍微好些的禅房,连个木头栅栏都没有,周围只有一片空地。后来小磨盘乡刘地主的老娘亲觉得僧人可怜,缠着孝顺儿子给出钱建了一个三层的小塔,只是要求里面必须供奉送子观音。

当年还不算老的大和尚找老太太讲了两个月的佛法,想让老太太改为供奉如来佛祖,老太太只说:不让供奉送子观音娘娘,那就无论是哪位佛爷都不供奉了,趁着还没有佛祖住进去,现在拆还来得及。从此以后,大和尚再也没去找老太太探讨过佛法。

林晓一边吃着糖油果子一边听着娘亲讲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,转头对娘亲道:“娘亲,咱们等会到了庙上,先去找爹还是先去拜观音娘娘啊?”

妇人朗声笑道:“当然是先去找你们爹,然后咱们一家四口一块去拜观音娘娘。求一求咱们的观音娘娘,看看能不能给你们送个小弟弟来。”

说到此处,两个小丫头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。大一点的姑娘掩嘴娇笑,眉眼弯弯,一看就是好脾气的姑娘。小一点的丫头好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似的,一边大笑一边拍手,“好耶,好耶!这样咱们家就五个人啦!我也能当姐姐啦!”

到了庙会上,妇人一手牵着大女儿一手扯着小闺女,从各种摊贩和人群中穿过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到了两个僧人的居住的院落。说是院落,其实就是用石灰撒了一个大圈,每到了佛家节日的时候,让来庙会上香的人有个跪拜的空地方。各个村子安排来的鼓队,也会在这里进行演比。

妇人走进院落,很快就发现了自家男人。那是一个精壮的黝黑汉子,正在跟村里的几个汉子一起架一面八人大鼓。

旁边还有几个人拿着铜钹和镲的,也有铜锣和唢呐。每个乐器上都绑着红绸子,人也瞧着精神,跟平时灰扑扑的样子大相径庭,喜庆的像是要娶新媳妇。

想到这儿,林晓就没忍住笑出来声音来。听到笑声的姐姐问:“小娃,听到啥了这么高兴?”

“姐,我是在笑狗蛋和臭儿他们呢,你看他们那傻样,像不像是要娶媳妇儿的新郎官?”

姐姐本想板着脸训斥一下这个思想跳脱的妹妹,结果一抬眼看到了傻乐呵着走向他们的爹,也噗嗤笑出来了。实在是腰上缠着一条红布头,头上缠着方巾的亲爹,确实像那愣愣的新郎,尤其是看向她们娘的时候。

“爹,我和娘亲、姐姐一起来看你敲大鼓了,咱们村今年还能打个头筹回来不?”林晓跑过去抱着爹爹的腰问。

林二有看着这个刚长到自已肚子高的小闺女,一把抱起来扛到肩上,沉声道:“有爹爹和你们大伯呢,怎么会拿不到头筹呢。”然后转头对妇人说:“英娘,贡品带来了不,我跟寺里的大师父说过了,给咱们留了香。”

被称作英娘的妇人,就是林晓和姐姐的娘亲。听到丈夫这么问,赶紧回道:“都带了。今天早上刚炸好的糖油果子,昨天你去山里摘回来的果子也带来了。”

“既然都带了,那咱们就去给观音娘娘上个香吧。让娘娘保佑咱家闺女都能平平安安的长大。”男人声音洪亮且爽朗。

“还有还有,咱家还要再来个小弟弟。姐姐要找个如意姐夫。”汉子头上的小丫头急切补充道。

“心诚则灵,知道不?哪有你这么说出来的。”妇人娇嗔责备道,还用手轻轻拍了一下正坐在汉子肩头小姑娘的屁股。

小姑娘哎呦一声就喊疼,要让自已的爹爹给自已报仇。

一家人笑笑闹闹的到了那观音殿里,把贡品交给了正在值殿的大和尚。一家四口从和尚手中接过来了三炷香,由汉子双手执香,行跪拜之礼。妇人在汉子左侧,两个孩子分别在汉子和妇人的后面。

上完香出来的林二有本想带着娘子和女儿们在庙会上逛一下,却见村里一起来的臭儿跑来了。“二有叔,俺爹叫你烧完香就去院里呢,说今年大师算的时辰,比去年早了两刻钟呢。”

听到这里,林二有把小姑娘从肩上放下来,道:“小娃,大姐儿,你俩跟你们娘去逛逛,我先去试试鼓。等会儿寺里面敲钟了再过来看也不迟。”

两个小姑娘乖乖点头,妇人对着林二有说:“你先忙你的,俩孩子交给我,你就放心。等一会儿我们就过去看你打鼓。”

一家四口兵分两路,林晓和姐姐跟着娘亲去庙会上看热闹了。

庙会上的各种新奇物件和杂耍,对于一个七岁和十二岁的小姑娘来说,真真是琳琅满目,恨不得自已再多长两只眼睛。

刚和爹爹分开,林晓的眼睛就被一个耍猴的摊子吸引了。猴子不大,也就一岁小孩的高度,却十分的灵活听话。卖艺的老爷爷一伸手,那没有任何束缚的小猴,就一个蹦跳挂在了老人的胳膊上,摇摇晃晃竟然打起来秋千。老人的右手向下斜指,边走边画了几个圈,机灵的小猴跟跟着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。逗的观众一个劲儿的叫好。

看了一会儿猴戏,馋嘴的林晓就拽着姐姐和娘亲的袖子去追刚走不远的糖葫芦。

给俩孩子一人买了一串糖葫芦,娘仨又遇到了那挑着箩筐的货郎,给大女儿买了朵绢花戴头上。看到包子铺的时候,给馋嘴的小女儿买了两个暄腾的肉包子。刚走去卖布的摊贩面前时,就听到了吹螺声,呜呜嘟嘟的,妇人赶紧挑了四五个时兴的花色,让摊贩给捆好。急急忙忙把布料装进身后的小包裹,妇人就带着孩子们赶去演比场了。

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堆最里面的时候,娘仨只看见林二有已经累的额头全是汗珠,身上的单衣也因为出汗贴微微贴在身上。

能来敲鼓的队伍,都是周边的有钱有人的大村,用的都是整只牛皮覆面的大鼓。在这个牛比人贵的年代,一个村子能有一整张的牛皮,不仅需要运气碰到那死牛病牛,更多的是村里的人富裕,否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。

林晓只见整个大圈圈里面,七八个大鼓,整齐的敲着,那些叔叔伯伯脸上都是汗水。手上的鼓锤好似活物一般上下翻飞,或轻轻如燕子敲击鼓身发出铛铛、梆梆的脆响,或重重如巨石落地砸在鼓面上,把整个鼓面都压下去一个弧度。鼓声如炸雷,整个耳朵都好像要被炸聋一般。真是应了那一句好鼓配重锤。

林晓惊奇的发现,所有鼓手竟然是奏的同一个曲子。配上旁边的镲、铜钹,真真是一个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。

共同演奏完以后,每个村的鼓队开始各自表演。这才是真正的演比开始。

这时候,围观的人群开始慢悠悠的转圈圈了。如果看到喜欢的人或者觉得那一家的鼓声更好,就会把手上的拇指大小的多子福袋扔过去。哪个鼓队得到的福袋最多,哪个鼓队就是魁首。

能选上来做鼓手的汉子,一般都是村里面的牌面。长得特别丑的,或者是名声不好的地痞无赖,是肯定不会被选上的。问原因嘛,就是怕别的村戳脊梁:你们啥啥村没男人了吗?来给送子娘娘敲鼓都找不出来几个能看的后生?哟,这不是那个地痞无赖吗?这样的也能代表你们村?你们村都是这种人品的?看以后谁还愿意娶你们村的姑娘 ,愿意嫁闺女过去!

林晓也跟着姐姐和娘亲,随着人群一起转圈圈。走到爹爹面前的时候,赶紧把手上的福袋扔过去。还对周边的人大声说:“那是我爹!快看,那是我爹!”小丫头满脸骄傲,一副与有荣焉的开心劲儿。

约莫过了半个时辰,演比终于结束了。林家村不出意外又是头筹。次之的是被隔壁蒲水乡李家庄的,第三名是小磨盘乡的小磨盘村赢走了。

演比的前三甲,有本地的地主乡绅给发的彩头。今年的头甲是三十斤猪肉和二十斤白面,还有三十斤的黑面,外加十斤粉条。
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
上期强推排行榜
换一换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